中国江苏网3月10日淮安讯 阳春三月,苏北盱眙县,一幅春来新农事图景正徐徐展开。不同于人们常见的小麦苗田间管护,不同于秧苗床松土平整,当地大规模“虾稻共生”特色龙虾种养业全面铺开。
“两块虾稻田共70亩,投放虾苗800斤,每斤大概有虾苗一百二三十尾。”3月8日上午,在该县官滩村戚洼村,虾农索中志一边忙碌着投放虾苗,一边介绍情况,“虾苗26元1斤,又小又嫩,娇气得很,出水、运输、消毒、再移向大田越快越好,少致残,成活率高。”
他邀请了五名村民给他帮忙,40多筐虾苗很快就从依维柯车上搬运下来,经称重,消毒,再装运到平板小船上,大概一刻钟左右,800斤虾苗全部投放到虾田中。
盱眙素有“龙虾之都”之称,“盱眙龙虾”品牌价值高达215.51亿元,连续五年位居中国水产类品牌榜首,随着历年龙虾节的造势推动,当地传统水面的龙虾养殖产量明显赶不上市场需求,当地“虾稻共生”养殖业也日渐红火。
“我们戚洼村地处洪泽湖南岸,有8500亩低洼河滩地,比较偏僻,去年底,经镇政府和供电部门共同努力,高低压电网实现了全覆盖;今年,群众全面进行农田改造,搞‘虾稻共生’。”官滩镇戚洼村党总支书记邢开亮介绍,“虾稻共生”,就是田中央插秧,田四周挖沟养虾,一年一季稻、两茬虾;按稻子亩产1300斤、龙虾300斤算,照目前市场价,亩均效益起码要比稻麦轮作多收入2600元。
除去新开辟“虾稻共生”养殖区域外,目前,老养殖稻田的虾苗繁育催肥工作也正紧锣密鼓准备中。
“一般都是2月下旬天气慢慢转暖后,就向稻田里注水,龙虾便从地下洞里爬出来,产卵,孵化小虾苗,然后,喂养催肥”,在盱眙县国家农业产业园核心区,有着350亩养殖面积的盱眙县大明生态虾稻共生家庭农场主孙涛介绍,“大概3天蜕一次壳,蜕一次长大约一倍,3月中下旬就可以移向大田进行大面积养殖了。”
养虾、育苗是个精细活。白天,水位要低,便于光照升温快,虾苗肯进食,多吃食;晚上水位要高,好保暖,不挨冻。调节水位、监测水质全靠电。随着电气化的普及,“虾稻共生”对当地电力供应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现有养殖区域,电网全覆盖;新开辟区域,提供新接电绿色通道;平时,更是24小时值班,随叫随到。”国网盱眙县供电公司明祖陵供电所所长陈韶珍表示。
据悉,2021年,盱眙“虾稻共生”面积达84万多亩,年产量达12.6万吨。
目前,在盱眙田间地头,随处可见供电所电工忙活着。他们帮着群众布放电缆,把电线延伸向田头地头;有的帮助群众安装田头接电分支箱,安装电动泵;田块已整好的,具备条件的,电动泵正向田中灌水,虾农们忙着向田中栽种水草……(钱成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