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市农业农村局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各项“三农”决策部署,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全力谱写“业兴、民富、村美、人和”乡村振兴淮安篇章,努力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淮安特点的乡村振兴新路。
发展“五大集群”,农业产业兴。乡村振兴,产业是关键。近年来,我市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环境是金”工作导向,始终把产业发展作为乡村振兴的源头活水,稳步推进稻米、小龙虾、规模畜禽、螃蟹、特色蔬菜五大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建设,着力培育具有淮安特色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宽。作为全国重要的商品粮产加销基地,淮安年产粮食98亿斤,荣获“中国稻米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市”称号。全市种植特色高效优良食味稻280万亩,认定绿色蔬菜产业基地93个。以小龙虾、螃蟹为特色的水产健康养殖面积59万亩;稻虾综合种养规模110万亩,全省第一;“盱眙龙虾”以306.5亿元品牌价值雄踞全国水产类榜首。2021年全市出栏生猪243万头、家禽6991万羽,生猪、家禽养殖量全省排名前五,供给稳定。成功申报36个国家级生猪产能调控基地,数量全省第一。
奏响富民乐章,农民收入稳。到2019年底,我市14.3万户、42.2万低收入人口脱贫,170个省市定经济薄弱村出列,淮安区、淮阴区、涟水县三个重点县区摘帽,全面完成“十三五”目标任务。在2021年举行的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我市4位先进个人和1个先进集体获得表彰。同年6月,淮安市乡村振兴局揭牌,努力探索具有淮安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我市出台《关于大力开展富民强村帮促行动接续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实施意见》,全面摸排市县定乡村振兴重点帮促村,除列入省乡村振兴重点帮促的110个村外,又明确市定乡村振兴重点帮促村260个、县定乡村振兴重点帮促村386个进行重点帮扶。向上争取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1.77亿元,发放脱贫人口小额贷款8.3亿元,加强对脱贫不稳定户和边缘易致贫户“两类人员”监测帮扶,救助2403人次,发放临时救助资金350多万元,全市无一户返贫。筑牢防返贫“拦水坝”,市县财政投入2966万元,实现7个涉农县区“防返贫”保险全覆盖。在全国首创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保险,开出全国首张保单,承保30个村。今年上半年,淮安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167.5元,同比增长6.5%,增幅全省第一。
扮靓美丽家园,农村环境优。为推动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我市制定《淮安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在2021年度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评估考核中,我市2个县区获评第一等次,5个县区获评第二等次;建成美丽宜居乡村817个、特色田园乡村36个;全市农村污水治理率31.7%,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率达100%;实现村庄环境干净整洁有序的行政村比例100%,行政村“五有”长效管护覆盖率100%。
下一步,全市农业农村系统将紧密围绕中央和省市关于“三农”工作部署,怀着对农民的深厚感情、对农业的重大责任、对农村的无限关注,坚定信心、锐意进取,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奋力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走出一条具有淮安特点的乡村振兴道路,打造共同富裕的“淮安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