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作礼:金湖水利“活字典”

中国江苏网10月22日淮安讯 在因水而起,因水而兴的小城金湖,有一位年逾古稀的老党员,一生秉承治淮精神,默默从事水利工作三十七载,曾获得省、市“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他就是被称为金湖水利“活字典”的王作礼。

关于水,王作礼最初的记忆是亲人的眼泪。金湖位于淮河下游,历史上因黄河夺淮,平均每2.5年便会发生一次大水灾,宁静的村庄被巨浪卷走,辛苦了一季的庄稼转眼沦为汪洋,逃难的人们食不果腹、流离失所,乡亲们悲苦绝望的泪水成了少年王作礼心中最深的记忆。

他努力学习水利知识,终于在24岁这年如愿成为了一名水利工作者。为了掌握了更多一手资料,他常常一个人骑着自行车跑现场,渴了喝点河水,饿了吃咸菜就饭,就这样跑遍了金湖所有的圩堤、沟渠、涵闸和泵站。

1991年夏天,淮河流域遭受百年未遇的特大洪涝灾害,高邮湖水位急剧上涨到8.86米,超过警戒水位0.46米,金湖卞塘境内横桥联圩段被洪水冲刷严重,形成陡坎浪窝;灯塘圩几十米长圩的圩顶被风浪卷走一半,危在旦夕,一旦决口,数百平方公里的沃土将瞬间被洪水“吞没”。“快送草包来,再迟就顶不住了!”电话那头传来嘶吼。正在县防汛防旱指挥部防汛物资调拨处值班的王作礼接到电话,立马冲入雨幕,扛起几十斤重的草包就往卡车上运。时间就是生命!在他的带动下,5000只草包从装车到冒雨送到30里外的灯塘圩,只用了一个小时。大堤守住了,王作礼的脖子、肩膀被秸秆划得鲜血淋漓。

往事如水,岁月的河流将王作礼的青丝漂成白发。然而时间改变的只有容颜,不变的是他水利为民的初心。退休后的王老依然活跃在水利事业一线。每年汛期前,他自发组织老党员到入江水道、危险涵闸进行排查,成为一支撤不走的防汛监督员队伍;他历时2个多月考察撰写调查报告,促成了一批泵站的建设,从根本上解决城区排洪问题;他以自己的专业和经验助力“引水润城”工程建设,建成河清水畅岸美的河道,大大提高了城区颜值和群众幸福指数;他编撰书籍、开办讲堂,讲述治淮往事,讲解金湖从黄泛泥淖走上绿水青“杉”的发展路径。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王作礼这代水务人一生坚守水利为民的事业,铸就了风雨安澜的“红色堤坝”。现在,守护绿水青山的接力棒交到了年轻一代手上,为群众谋求美好生活的新征程已扬帆起航。(雷秀莹)



发表评论:

淮网,淮安网,淮水安澜,淮安新闻,淮安美食,淮安人才,淮安房产,淮安家居,淮安汽车,淮安教育,淮安旅游,淮安分类信息苏ICP备2024099737号-1苏ICP备2024099737号-11

 苏ICP备2024099737号-1苏ICP备2024099737号-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