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化人、以文塑城、以文兴业。如今,淮安“伟人故里、运河之都、美食之都、文化名城”四张城市名片熠熠生辉。近年来,淮安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把周总理的家乡建设好,很有象征意义”殷切嘱托,深入挖掘深厚文化底蕴,持续擦亮城市文化品牌,不断放大独特城市魅力,做大做强特色文旅产业,让红色文化、运河文化、美食文化、西游文化等焕发时代光彩。
唱响红色之声
淮安有着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既是周恩来总理的家乡,也是“新安旅行团”宣传抗日救亡的出发地,还是刘老庄战斗的发生地。
近年来,淮安牢记总书记嘱托,充分运用好周恩来、“新安旅行团”、刘老庄连等红色资源,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持续抓好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引导淮安人民知史爱党、知史爱国,不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创作文艺精品。电影《童年周恩来》在团中央主办的“第四届全国青少年文化精品征集推荐活动”中获评电影类优秀作品,儿童剧《新安旅行团》入选文化和旅游部新时代舞台艺术优秀剧目展演,报告文学《新安旅行团》获第五届“江苏报告文学奖”,原创舞剧《我的刘老庄》获紫金文化艺术节“剧目奖”,长篇小说《中国少年》、广播剧《新安旅行团》获得广泛好评。其中,儿童剧《新安旅行团》首演当日在20多个网络平台直播,全网观看总人次达327万,央视《新闻联播》《朝闻天下》两次聚焦报道演出情况。
建强红色场馆。新安旅行团历史纪念馆入选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依托周恩来纪念馆、刘老庄八十二烈士纪念馆、黄花塘新四军军部纪念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线上线下开展多种教育活动。
讲好运河故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 作为运河之都,淮安拥有深厚的运河文化。淮安主动接轨国家战略,统筹做好保护、传承、利用文章,努力在全国全省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中体现淮安担当、打造淮安样板,让“运河之都”焕发新时代风采。
百里画廊渐次展开。大运河百里画廊先导段和示范区建设入选全国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十件大事,建成里运河文化长廊“四行”系统和东港体育公园,中国水工科技馆项目有序实施,萧湖旅游度假区、板闸遗址公园主体竣工,环洪泽湖公路基本贯通。央视《焦点访谈》“千年运河 重焕生机”节目中淮安内容占节目总时长的三分之一,大运河百里画廊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升。“淮安大运河夜景游航线”被评为全国50条水路旅游精品航线之一。淮安区入选全国红色旅游融合发展试点单位,为全省唯一上榜单位。
运河非遗魅力十足。连续举办大运河城市非遗展,充分展示淮安及运河沿线城市非遗项目魅力。
其中,第五届中国(淮安)大运河城市非遗展暨江苏省首届淮海戏艺术展演月系列活动,齐聚运河沿线8省33市90余项非遗项目,3天展会累计吸引近20万人次观展,微博相关话题阅读量超2亿次。
建设文明城市
建设全国文明城市,推动文明程度更大提升,是“建设好”和“象征意义”最具代表性的一个方面。
建成全国文明城市。2014年起,淮安正式启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经过6年持续奋进,以年度得分全省第一、综合得分全国第七、群众满意度全国第一的优异成绩,晋升全国文明城市行列。
不断提升建设水平。如今,淮安正在扎实推进高水平文明城市建设,力争3个县城全部创成全国文明城市。不断深化“六化、四高”长效综合管理机制,实行市容环卫责任区制度,开展停车秩序、户外广告、渣土运输整治攻坚行动,推进城市道路“多杆合一”,提升市政管网、动静态交通等智能化管理水平,营造清朗有序的公共空间。
繁荣文化事业
西游文化落地成为现实、美食文化成为千亿级产业……淮安不断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繁荣文化事业、壮大文化产业。
乐园经济,打造文旅嘉年华。2022年7月1日,淮安方特东方欲晓开园,成为江苏首家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大型高科技主题公园。热播综艺节目《极限挑战》赴淮安西游乐园、盱眙县拍摄。《极限挑战》淮安西游乐园专场收视率在省级卫视黄金档节目中排名第一,相关话题全网点击量达5亿人次。
舌尖经济,形成千亿级产业。作为“世界美食之都”,淮安食品产业产值已突破千亿元。淮安将评选发布“淮扬美食IP”,精心打造特色美食街区,开展淮扬厨艺推广、中外美食文化交流等活动,打造全产业链预制菜营销传播中心,进一步擦亮“世界美食之都”品牌。
公共服务,文化氛围更浓厚。2022年,开展送戏下乡448场(次);开展文博场馆公教活动189场(次);培育优秀群众文化团队17支;辅导培训群众文艺骨干400名;建设智慧广电镇(街道)22个;发行文旅惠民卡56255张;按省标准和“书香淮安”建设要求提档升级全市95个镇(街道)文化服务中心。
■融媒体记者 李 蓉,通 讯 员 姚 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