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阔的大桥连接了运河两岸,桥面上车流不息,行人步履匆匆,或为生活,或为理想,努力前行。
运河之都——淮安正是靠一座座桥梁建设起现代化城市体系。在没有跨河大桥的年代,居民过河必须依靠渡船。听到船夫的吆喝声,男女老少提着大包小包向渡船涌去……这是许多老淮安人心中不灭的记忆。随着时代的发展,一座座桥梁应运而生,水门桥便是其中极为重要的一座。
据《清河县志》记载,清同治四年(1865),漕运总督吴棠在清江浦里运河南岸构筑新县城。除四座城门外,还建了一座水门、两座东西水关,雇佣12名挑夫,解决城内居民吃水和用水问题。
1958年以前,里运河水门处仅有渡船,供南来北往的行人通过,1959年,在此新建木便桥,1960年,在木便桥东侧以淮海路为中心线重建钢筋混凝土大桥,取名水门桥。水门桥的建成令淮安市的区域交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使得市内南北两岸的交通联系更加紧密,人们出行更加便捷。同时,水门桥的建造也进一步推动了周边区域的经济发展,为淮安的发展作出卓越贡献。随着车流量的不断增加,水门桥在1985年进行了升级改造,在原桥两侧各新增了专供行人和非机动车通过的桥面。
2013年,有着50多年桥龄的水门桥迎来“华丽变身”。文史专家高岱明曾赞叹:“这是淮安建设的一座‘淮味’十足的桥。”抱鼓石、门脚石、桥面鎏金大字等元素,渲染“水门”文化底蕴;装饰有浪花、祥云图案的铁艺栏杆,凸显“水”的灵动;桥头两个大理石墩柱内座的四组浮雕,反映水门桥的历史变迁;一首首历代文人墨客咏淮安的诗词以及相关历史典故,彰显人文情怀。桥的四角设有四组铸铜群雕,鲜活地再现了四个年代淮安的生活场景。第一组群雕的时间设定为清代,当时的百姓基本每日都要打水用水、进出水门,他们对生活的热情以及对里运河的热爱,延续至今;第二组群雕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知识分子、农民、基层干部,农民推着独轮车交公粮,干部下基层,支援苏北建设;第三组群雕是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为背景,表现了农民戴着凉帽、推着自行车进城卖大米的场景;第四组群雕中有溜冰的孩童,有打电话的青年白领,有自拍的游客,有肩扛摄像机的新闻工作者……是当下淮安的写照。
跨越,是一座桥壮美的身姿,也是淮安奋发进取的态度。水门桥,是记忆,见证城市的变迁;是纽带,连接了运河两岸,加快了城市发展速度,彰显淮安独有的城市风采。
融媒体记者 杨帆 刘志钧徐天魁
通讯员 张景国 孙银凤
融媒体编辑 何昕玥(实习)
责任编辑 白留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