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建后的板闸火山岩石拱桥
在走访板闸乡贤106岁的黄福全老人和89岁的赵洪池老人时,他们向我介绍了横亘在大运河淮安段600余年的板闸船桥,还向我介绍了板闸的一座火山岩(又称玄武石、黑马石)石拱桥。船桥和火山岩石拱桥,在板闸周边大大小小几十座桥中,是最有名气的两座桥。船桥如今只存在于历史记忆中,而火岩山石拱桥还完好如初。
他们的记忆中,关于板闸火山岩石拱桥是怎么建的有两种说法。其中一种说法是,清代,有一艘装满石头的商船过板闸时,因夏季暴雨,加之上游来水湍急,致船侧翻在闸门下侧。管闸的漕官为保持河道畅通,不影响漕运,只得下令关闸清理沉船。闸夫们带着粗麻绳下水,将麻绳一头拴在石头上,岸上人用力往上拖。拖上来的石头都是带着小孔的火山岩,而且经过石匠师傅的处理,整齐划一。跑船的人说,这些火山岩是京城一位富商特地购买,准备捐给通州一座眼光娘娘庙造桥用的。后来,富商听闻运石头的船在淮安板闸沉了,便传话给船主说,此船上的火山岩和通州眼光娘娘庙无缘,就留在淮安板闸吧。后来,板闸一位富商见当地一座木桥年久失修,便用这批石料建了一座火山岩石拱桥。
还有一种说法是,板闸火山岩石拱桥是当地一位盐商建的。清代,该盐商经常从板闸出发运盐到南方。有一次,运盐船通过一条河时,他听说该河需要拓宽,河上不少桥要被拆除,其中就有火山岩石拱桥。盐商知道火山岩很珍贵,因为他在淮安府城上板街武元王庙门前见过一对火山岩石鼓(这对石鼓目前在文通塔苑门前)。因此,这位盐商便花钱将被拆除的火山岩石拱桥买下来,移建在家乡板闸的河道上。
赵洪池老人还回忆,板闸火山岩石拱桥因板闸整体拆迁,现在被移建到位于生态文旅区的淮安森林公园内。
为寻找板闸火山岩石拱桥,我近日特地来到淮安森林公园,在一位保洁人员的指引下,找到了这座火山岩石拱桥。桥架在一条南北走向的河上。在桥的西首有一块石碑,石碑正面刻着:“淮安市文物保护单位 板闸石桥 淮安市人民政府 二〇〇九年六月十二日公布 淮安市人民政府立”。石碑的背面上刻着:“板闸石桥又名文津桥。原位于楚州区(楚州区已更名为淮安区)淮城镇板闸村南街组,2010年迁至现址。清乾隆年间,淮关监督在此建文津书院、观音庵;复疏浚河道,建造板闸石桥。是淮安保存最好的古代石拱桥。”在桥东首有一块好似打开的书页的石碑,石碑上竖刻着:“移建文津桥记 文津桥又名观音庵桥,俗称大桥。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黄河决口,风光秀丽的山子湖、邱家湖被淤为平陆。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淮关监督在遗址上建观音庵、文津书院,复疏浚河道,建造文津桥,便民通商,惠及四方……”如此说来,民间传说和官方记载的板闸火山岩石拱桥建造时间是大体一致的,只是关于火山岩的来源,石碑上没有说,民间却有传说。
一位老人见我来回观看并用尺丈量火山岩石拱桥,便主动对我说,他从小生活在板闸,经常从石拱桥上走,移建后的火山岩石拱桥基本保持了原貌,只是桥两边的栏杆和桥面上的石阶是新配的。原来的桥栏杆早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就坏了,掉入河水中,而石阶因年代久远也损坏了。
赵洪池老人几年前曾特地骑车到淮安森林公园查看移建后的火山岩石拱桥。他也说:“桥修旧如旧,保持了原来的样子。”
现在的火山岩石拱桥长约19米,宽约5米,东西各有石阶16级,台阶由条石垒成。台阶中间有坡道,方便车辆过桥。桥面中间的平台长12.5米,宽3米,供行人休息或观赏风景。桥两边各有13块石板护栏,刻有荷花等精美的图案。
桥有拱形桥孔3个,中间的大孔宽约7米,高出水面约6米,大孔两边各有一个宽约2米的小孔。整个火山岩石拱桥显得古朴大气、秀美庄重。
有一位桥梁专家告诉我,板闸火山岩石拱桥至今保存完好,十分难得。(徐怀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