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淮楼畔浮云白,驸马巷前夕阳斜。很多老淮安人说,到驸马巷走一走,可以找到过去生活的影子。
驸马巷,这条因周恩来故居而扬名的市井老街,不仅是一个地名符号,更是人们心之所系、承载着人文记忆与乡土情怀的一方热土。
驸马巷里有驸马
驸马巷,位于淮安区淮城街道,南起镇淮楼西路,北至西门大街,南北长约800米。
据现存最早的一部淮安地方志——明正德《淮安府志》记载,驸马巷原名望仙巷,因附近有望仙桥(又名升仙桥)而得名。
据传,宋徽宗年间,有位名叫孙卖鱼的处士,满腹经纶,才华出众,拒绝了皇帝的召见和入朝为官,却乐善好施,为民众排忧解难。他百岁而终,出殡那天,当灵柩被抬至巷内一座无名小桥上时,孙卖鱼突然冉冉升起,乐呵呵地升天而去。送殡的人都非常惊异,认为这是善事做多了,得道成仙。从此,那座无名的小桥就被叫作望仙桥,巷名叫望仙巷。
明代初期,望仙巷改名为驸马巷,因为巷子里住过驸马都尉黄琛。
据《明史》记载,朱元璋称帝前,其堂兄蒙城王去世前将女儿托付给他。堂侄女长大后,朱元璋亲自挑选手下得力干将黄琛做她的夫婿。公元1368年,朱元璋登基为帝,破格将这位堂侄女封为庆阳公主,并封黄琛为驸马都尉,升黄琛为淮安卫指挥使,子孙世代沿袭。黄琛在淮安3年,一直住在望仙巷北首。黄琛死后,明惠帝朱允炆赐建驸马祠,地方官吏随之把望仙巷改名为驸马巷,沿用至今。
大鸾从这里腾飞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周恩来总理的故居坐落在驸马巷内。
故居由东西相连的两个宅院组成,共有32间房屋,占地1987.4平方米。整个建筑青砖灰瓦,古朴典雅,是典型的明清时期苏北民居建筑。
1898年3月5日,周恩来诞生在这座民居中。时值晚清乱世,社会动荡,望子成龙的周家人根据《山海经》中“见则天下安宁”的神鸟典故,为其取乳名“大鸾”。
故居的书屋里,整齐摆放的桌椅和笔墨纸砚依旧散发着岁月的沉香。周恩来曾使用过的小书桌、劳作过的菜园、种植的两棵榆树、打水的水井……在这里,处处可见童年周恩来生活的印记。
如今,每天都有络绎不绝的人们带着敬仰之情走进伟人故居,聆听伟人事迹,接受思想熏陶。初心不忘,薪火相传。“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夙愿,就这样代代流传、生生不息。
淮安人的记忆坐标
巷口,明清风格的牌楼显得古色古香;巷内,古韵老屋与琳琅商铺相呼应。狭长的青石板路,见证着悠久的时光,目光触及处,不时会撞见历史的身影。车水马龙、游人如织,历史传承与现代气息相融的驸马巷,是无数人心中的“桃花源”。
最抚凡人心的烟火气,也隐于明清风格的屋舍之中。一碗赤豆汤,仨俩重油烧卖,谭记小吃仍是旧时味道。茶馓、酱菜、麦芽糖……无论是久负盛名的老字号,还是简单、朴素、地道的小吃,都是淮安人独有的记忆。
文化是民族的根,地名是回家的“路”。在驸马巷,我们遇到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离淮打拼的董先生。他回到阔别多年、朝思暮想的故土,却发现城市里大部分地方已是物换星移、时过境迁,儿时的记忆已经无多。然而在驸马巷,狭长巷道、青石板路、木雕花窗,这一切心中珍藏的记忆,却依然历历在目。
小巷深深,岁月悠悠。青砖黛瓦虽显斑驳,驸马巷却保留在现代城市肌体里,延续着“老淮安生活”,成为淮安人的记忆坐标。
融媒体记者 黄秋怡 刘志钧 徐天魁
通讯员 张景国 孙银凤
融媒体编辑 宋莹莹
责任编辑 曹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