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老街,一段记忆,一份情怀。在淮阴区马头镇,有一条明清时期遗存下来的安澜大街,与繁华的街道相比,这里没有熙熙攘攘的车辆,没有摩天大楼,只有一种超然物外的“与世隔绝”。然而,它见证并记录了马头发展的沧海桑田,收藏着岁月的痕迹和生活的故事。
守护淮水安澜
安澜大街呈南北纵向,长约1300米,北与明远路相交,南至运口公园,旧时东西皆为水面,古街道地理为鱼脊状。如今,街西边仍为张福河,东边已经淤积成陆。
说起“安澜”这个词,淮安人并不陌生。“安澜”一词用于地名,古朴典雅,“安”字与“危”相对,有安静、安定之意;“澜”字被唐代知名学者李善注解为“水波也,安澜,以喻太平”。马头镇在明清时期是黄、淮、运汇集之地,经常洪水泛滥、波浪滔天。作为治水重地,此处投入了大量人、财、物,故称“安澜”,以求太平、达安定。
清末民初,马头极盛。当时,豫、皖等省沿淮而来的船只必经淮、运二水交汇的马头,而后入运河北上南下;江南诸省进京赋粟纳贡的舟楫必经马头惠济三闸(惠济闸、通济闸、福兴闸)而北去。如今,虽然漕运的辉煌已成过去,但古老的运河上航船依旧南来北往,而马头官巷—兴盛街,则见证并记录了这段飞扬繁华的历史,如今默默伫立、缓缓诉说,等待前来探寻的人。
探寻老街记忆
走进老街,不宽的街面稍显冷清,零星开着几家店铺。一家烧饼店铺的斜对面是“韩信故里遗址”碑,碑侧是一条铺着石板的古巷道,经过一座砖砌拱门楼,一直通往御码头。听闻韩信少年时曾在此处垂钓,千古流传的“漂母饭信”故事就发生在这里。拱门楼的门额上,“韩侯故里”四个斑驳大字清晰可见。当年乾隆皇帝下江南时,就是在御码头登陆。
安澜大街中段有一官巷,官巷有门楼,一面书“官巷”,一面书“控引淮泗”。西面门楼一面书“韩侯故里”,一面书“襟带河湖”。
明清时期,马头镇安澜街有翠花春、四巧园等大小饭店40余家,茶馆27家,这里被公认为市场门店聚集之地,各种商品在这里交易,加上水上交通发达,商旅繁荣,热闹非凡,带动了商业经济并鼎盛衍息。经过几百年的风雨洗礼,沉淀的文化积淀、人文历史和商业逐渐式微,安澜大街也逐渐沉寂下来。然而,这并没有让老街失去它的魅力。
老街沿街有“安澜马头镇”门楼等古色古香的建筑,街上有展示民俗风情的“千金台文化园”。南街头有“古运口”记事碑一块,说明此地是运河入淮口。街左还有韩信湖等古文化遗存。
穿越千年时光
谈及励志成语,不少人会想到“闻鸡起舞”。事实上,这个立志报国的故事就发生在安澜大街。
主人公祖逖年轻时常与好友刘琨互相勉励。为了报效国家,他们在半夜一听到鸡鸣就披衣起床,拔剑练武,刻苦锻炼。晋愍帝建兴元年(313年),祖逖奉命渡江来淮,开炉铸造兵器,在当地招募了两千淮阴子弟兵,率领他们一路北伐,使“黄河以南尽为晋土”,且“石勒不敢窥兵河南”,感动千古。现今,安澜大街有“祖逖铸剑台遗址”一处,它不显山不露水,就这般默默纪念着这位“闻鸡起舞”的东晋北伐名将和两千淮阴子弟兵。
老街是凝固的乐章,凝聚着精湛的艺术表现和深邃的人性探索,融汇着醇厚历史底蕴和久远的文化精华。老地名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有了地名,才有了地理方位感和文化归属感。有了地名,少小离家游子的乡愁才有归处。
融媒体记者 潘梦洁 刘志钧 徐天魁
通讯员 张景国 孙银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