盱眙古代饮食文化

文化不光是物质层面的富足,更是精神层面的追求。在这一方面,盱眙饮食文化的发展脉络,对于今天龙虾品牌的塑造和进一步提升,能提供很好的历史借鉴。

千里长淮贡白鱼

千里长淮起源于河南南部的桐柏山,一行向东先后接纳若干条大小河流,历经河南、湖北、安徽、江苏四省,注入洪泽湖,而盱眙正位于淮河干流的下游,湖河纵横,淮鱼肥美。其中,长淮白鱼尤为淮珍之一,为古今多少文人墨客流连。

《尚书·禹贡》中有“淮夷蠙珠暨鱼”之说,可见先秦时期淮河下游的部落先民便向中原王朝进贡蚌珠与淮鱼。淮鱼之中,又以淮白鱼最为美味。淮水所产之白鱼,又有“银刀”等别称,今写作“鲌鱼”,一直是淮上珍馐。长淮白鱼在宋代名噪一时,大诗人苏轼食之而感叹:“三年京国厌藜蒿,长羡淮鱼压楚糟。今日骆驼桥下泊,恣看修网出银刀。”杨万里作《谢叶叔羽总领惠双淮白二首》亦赞曰:“天下众鳞谁出右,淮南双玉忽尝新。”苏轼屡经淮泗,啧啧称羡白鱼诗作不穷,如“红稻白鱼饱儿女”、“明日淮阴市,白鱼能许肥”等等。

盱眙水域宽广,水草丰美,所产淮白,更引得文人食客称赞。宋代文人曾几游盱眙第一山,食白鱼后作《食淮白鱼二首》,其一云:“十年不踏盱眙路,想见长淮属玉飞。安得玻璃泉上酒,藉糟空有白鱼肥。”正因为淮白鱼名气大,盱眙、泗州等地的淮白鱼成为进贡朝廷的贡品。曾几《食淮白鱼二首》之二“帝所三江带五湖,古来修贡有淮鱼。上方无复蠙珠事,玉食光辉却要渠。”咏颂的就是此事。苏辙《次韵子瞻题泗州监仓东轩二首》也赞美盱眙淮河上的白鱼道:“梅生红粟初迎腊,鱼跃银刀正出淮”。战事倥偬之际,淮白美味依然能勾起宋人的情愫,卫博《送杨舒州》一诗吟咏道:“我昔怀军书,西行尽淮泗。是时敌方张,长江饮渴骑……政成多暇日,寄我千金字。淮鱼秋正美,灊山日空翠。匹马不作难,为公十日醉。颇见有此客,要使州人记。”

至今,淮白鱼依然是盱眙餐桌上宴请宾朋的重要美食,清蒸的做法回味尤香。清蒸白鱼是淮扬菜系的名菜,在烹制之前将白鱼用酒糟、盐等调料腌制起来,新鲜的白鱼经过特殊的腌制,让菜肴散发出诱人的酒糟香气,实在是难得的上好美味。

都梁香草化野羹

盱眙别名都梁,以都梁香草而闻名。《太平寰宇记》卷十六《泗州》载:“《广志》云:‘都梁山生淮兰草,一名都梁香草,故以为名。’在楚州西南二百九里。又阮升之《记》云:‘都梁山通钟离郡,广袤甚远,出桔梗、芫花等药。’伏滔《北征记》云:‘有都梁香草,因以为名。’”都梁香草,一般认为就是现在的野生泽兰,广泛生长在山水相间、温暖湿润的地理环境中。

历史上,盱眙丘陵山地所产一些草本植物,很早就为人们所药用或食用。大文豪苏轼《浣溪沙·从泗州刘倩叔游南山》云:“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其中便提及盱眙的美味野羹。蓼茸即蓼菜的嫩芽,蒿笋即莴苣笋,这些山野时味对于异地文人的吸引力,不亚于珍馐佳肴。苏东坡另有《春菜》诗云:“蔓菁宿根已生叶,韭芽戴土拳如蕨。烂烝香荠白鱼肥,碎点青蒿凉饼滑。宿酒初消春睡起,细履幽畦掇芳辣。茵陈甘菊不负渠,绘缕堆盘纤手抹。”也是对淮泗地区春天时令野菜的赞美。盱眙所产的山野珍馐,也成为盱眙饮食文化中起到调味玉馔、修身养性功能的重要内容。

如今,盱眙丘陵山地的山野物产,依托农产品加工和大旅游业的发展而得到越来越多朋友的青睐。据《盱眙县志》记载,盱眙的野生药材资源达500多种,在江苏省内名列前茅,其中都梁香草(佩兰)、夏枯草、野马追等蕴藏丰富。此外,在盱眙的农特产品中,蕨根粉等野生植物及小磨麻油等制成品,均远近畅销。(罗志)

融媒体编辑 曹盈

责任编辑 袁玥


发表评论:

淮网,淮安网,淮水安澜,淮安新闻,淮安美食,淮安人才,淮安房产,淮安家居,淮安汽车,淮安教育,淮安旅游,淮安分类信息苏ICP备2024099737号-1苏ICP备2024099737号-11

 苏ICP备2024099737号-1苏ICP备2024099737号-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