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照国家最新修订的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我市天合光能、捷泰新能源生产的电池、组件光电转换率分别高于国家规范要求1.3、3.2个百分点以上,综合电耗分别比国家规范要求低20%、63%以上;以台华锦纶新材料项目、闽瑞股份微细旦双组分复合纤维产业化项目为代表的纤维新材料产业加快发展,致力将淮安打造成为全省纤维新材料创新型产业集群基地,推进高端纺织、功能面料、品牌服装等产业协同发展;在锂电池产业领域,淮安目前已集聚天鹏锂能、理士电池、骏盛新能源等新能源电池产业链企业15家,同时还积极引进一批配套企业进行延链、补链,产业链涵盖锂电池上中游……一个个向“新”而行、向“高”而攀的涵盖新兴产业的企业和项目汇聚成了拉动淮安经济增长的崭新力量。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是生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近年来,我市把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强筋壮骨”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以新能源汽车、新能源电池、光伏、新材料等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有到优,逐渐发展成为全市优势特色产业。
为打通束缚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的堵点卡点,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顺畅流动和高效配置,今年8月,我市出台了《淮安市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实施方案》,提出到2030年形成一批具有竞争力的“353”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即建成3个千亿级产业集群、打造5个五百亿级产业集群、培育3个百亿级产业集群,全市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超过45%,努力让淮安成为“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重要阵地”生力军。
“随着淮安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加速布局落子,政策体系不断完善,一批批龙头企业正积极用‘新’技术赋能产业‘硬’支撑,一个个重点项目正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优化产业结构,为更为深度参与长三角产业协作分工乃至全国大市场提供有力支撑。”市发改委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处处长程建飞说。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壮大离不开龙头企业的牵引和带动。据程建飞介绍,以天合光能、捷泰、阿特斯、南高齿等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为例,目前我市已投产硅片、电池片、组件产能达25GW、51GW、23GW,在建产能分别为41 GW、38GW、30.5GW,其中主要项目有天合光能四期和五期在建的25GW硅片、12GW电池片,阿特斯在建16GW硅片、16GW电池片、16GW组件。此外,还有坤宇集团年产20万套新能源光伏接线盒项目、亿能石英年产1万吨石英硅材料及石英坩埚项目、睿晶石英年产2万吨半导体及光伏石英材料项目、港缆新材料年产1万吨光伏焊带项目等多个光伏产业链配套项目在建。今年1-7月份,天合光能、捷泰新能源分别实现开票销售111.18亿元、31.9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05.9%、177.9%,为全市经济快速增长提供有力支撑。未来,我市还将因地制宜深入发展风电、氢能等细分领域,全力打造全省新能源产业特色发展基地。
再来看一组数据:2023年,淮安市规上工业企业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新三样”产值增长51.9%;“新三样”产品出口27.6亿元,增长332%,增速居全省首位。2024年1-7月份,应税开票销售317.82亿元,同比增长74.48%。不难发现,“新三样”产业已成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驱动力。
“‘新三样’打开增长极,‘三根丝’牵起千钧力。”市工信局产业专班主任庄虎成打了一个比喻。他说,淮安紧扣“新三样”产业链核心环节,全力打造规模宏大、龙头引领、生态完善的产业链条,构建起“大企业引领、大项目支撑、产业链延伸、产业集群发展”的良好格局。其中,作为众多产业基础的“三根丝”——钢帘线、玻纤丝、锦纶丝,淮安持续招大引强,确立了汽车制造、建筑、化工、纺织等行业细分市场的优势地位。
以新兴产业为“媒”,促转型、提质效。为此,淮安编制《“新三样”产业研究报告》,助力县区精准招商。先后集聚了比亚迪、天合光能、捷泰新能源、南高齿、天鹏锂能等龙头企业和快可新能源、港缆新材料等配套企业,“新三样”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特别是在新能源汽车产业方面,淮安现已集聚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企业54家。比亚迪作为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领军企业,已在淮安投资建设新能源专用车项目,并具备T4、T5、T6等车型的生产能力,淮安卡车智慧工厂项目全部达产后可实现年产新能源商用车30万辆。
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在淮安,版图不断壮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正激起高质量发展的蓬勃后浪。
融媒体记者 左文东
通讯员 刘圣明
融媒体编辑 白留伟
责任编辑 管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