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市着力构建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帮扶体系,多举措打造高品质农村寄宿制学校,充分保障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精准锁定需求,校园变家园。分析研判农村地区小规模学校在校生数量、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数量及分布情况,充分利用闲置校舍资源,“一校一策”制定改善提升方案,配备标准化、规范化的宿舍、食堂、洗衣房、淋浴房、亲情视频通话室,为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提供寄宿服务。按照6倍标准拨付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生均公用经费,免除住宿费,免费提供生活用品,伙食费按照实际费用减半收取,家庭特殊困难的可享受费用全免。对工作开展情况较好并通过年终考核的点位学校给予50万元奖补资金。
内涵外延并重,有教升优教。研发“周恩来崇高品质涵育时代新人”等系列课程,创设淮扬美食文化等地方特色课程,做精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行走课堂”,将“四个自信”融入学校育人体系。优先提高乡镇教师配置,每年安排1000多名城区学校骨干教师到乡村学校支教,组织特级教师、教学名师等到乡村学校开设示范课及讲座、论坛,让乡村教师留得住、教得好。开展书法、绘画、科技等社团活动,满足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个性化发展需求;利用丰富的红色资源和文化资源,开展节日民俗、名人典故、淮海戏等进校园活动,组织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参观学习,让师生看到笑脸,听到歌声、笑声、掌声,构建“一脸三声”和谐校园。
家校协同育人,强体更润心。免费发放《爱是温暖的——淮安市家庭教育简明读本》,安排固定场所让留守儿童每天可以通过电话、微信等与家长联系,增加亲子互动频率。推广“三进三提三知”一线工作法,及时发现并解决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在生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配备心理健康教师,实现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全覆盖,学校校长、中层干部、班主任、心理健康教师主动包联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开展“倾听一刻钟”活动等,“一生一策”做好关爱工作。
融媒体记者 左文东
通讯员 李长青
融媒体编辑 袁玥
责任编辑 白留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