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收时节,好消息传来。今年前三季度全省13个设区市地区生产总值数据出炉,淮安以7%的增速排名全省第一。
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石,先进制造业正在成为推动我市崛起的硬核实力。近年来,我市聚焦“工业强市”目标,以项目攻坚为主抓手,集中力量、集聚资源、集成政策,加速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有效带动了经济发展质效齐升。
集群成势进入“高端局”
“天合光能在淮安重点做产业链的布局,从切片、电池、组件等各个环节,到相关辅材,实现全方位覆盖。”在近日举行的淮安市新能源产业链供应链对接活动中,天合光能分布式技术负责人史伏龙介绍说。自2022年9月落子淮安以来,天合光能淮安基地项目持续扩大投资,不断拓展产业布局,目前已成为天合光能集团最大的制造基地,也是光伏行业在一个园区的最大制造基地。
近年来,我市抢抓“新三样”风口,招引天合光能、捷泰新能源、阿特斯、南高齿等一批技术优势明显的链主企业落户,同时集聚了一批产业链企业。“别人最多就近送货,我们是‘隔墙送货’,运输成本大大降低。”捷泰新能源的上游供应商——睿晶石英科技的负责人说,他们的厂房就建在淮安捷泰新能源的隔壁。
不同于传统产业集群,先进制造业集群是产业分工深化和集聚发展的高级形式。在淮安,随着新能源产业集群全面发力,2023年新能源产业实现开票销售406.29亿元、同比增长56.1%,今年1—8月份实现开票销售295.9亿元、同比增长74.9%,并已初步形成了光伏、风电、新型储能等一体化发展格局。
亮眼数据背后,蕴藏的是我市聚焦培育壮大“7+3”先进制造业集群、“353”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密码”。
对标对表《加快建设制造强省行动方案》,我市相继研究出台《关于加快推动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的实施意见》《加快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等政策性文件,描绘出一张清晰的“施工图”。瞄准主攻方向,坚持集群链式发展,加快建成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等三个千亿级新兴产业集群,全力打造化工新材料、金属及无机非金属材料、纤维新材料、生物医药大健康、智能制造装备等五个五百亿级新兴产业集群,精心培育软件和信息服务、人工智能、绿色环保等三个百亿级新兴产业集群,力争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迈出更大步伐。目前,我市先进制造业集群产值占工业比重达78.1%,较“十三五”末提高23.1个百分点。到2030年,全市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超过45%,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3个产业集群销售收入率先突破千亿元。
数实融合提高“含智量”
在比亚迪新能源商用车及零部件项目现场,工人们加紧赶制新能源货车,一派繁忙景象。“我们的产线引入了工业机器人、柔性化生产线以及大数据系统,实现了车辆生产过程的可追溯。”比亚迪总裁办淮安政府事务主任朱威说。比亚迪新能源商用车及零部件项目总投资50亿元,是比亚迪目前唯一的卡车基地,也是全球最先进的新能源商用车制造基地,具备底盘、电动车桥、控制系统、能源系统、电机系统等核心零部件制造能力。
近年来,数字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成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方向。比亚迪新能源商用车及零部件项目成为我市先进制造业实现数字化转型的生动写照。
聚焦“7+3”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我市深入实施制造业“智改数转网联”三年行动计划,建立服务资源池,优化企业巡诊、企业家导师制等各类政策和服务,组织开展考察研学、专题讲座、主题沙龙和高端分享,为企业量身定制转型方案,引导企业对标“智能工厂”“智能车间”,高标准建设现代化车间(工厂),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发展质效。
政策有支撑,企业有动力。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数实融合”实现换羽新生。“原先一排产线需要10名工人操作,现在只需一人轻松操作就能完成生产任务。”江苏鼎鑫智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汤书兵高兴地说,通过引入智能化设备,借助5G技术,企业实现了生产、仓储、物流、进销存等环节的数据共享和协同管理,企业效益实现翻番。据了解,该公司已迅速成长为细分领域的领军企业。
对于大部分中小企业来说,上云是智能化转型的捷径。在工信部门与地方政府合力推动下,淮安大力推进场景应用升级、基础设施保障、产业支撑培育三大工程,积极推动企业“上云上平台”。今年已累计获批工业互联网平台15个、星级上云企业260户,获批数量均创历史新高。
据了解,为不断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集群,我市实施新一轮“智改数转网联”行动,计划到2025年实现传统产业落后生产工艺装备基本出清。
节能降碳积蓄“绿动能”
在涟水县,一座座180多米高的大风车迎风转动,源源不断地将风能转化为电能,机组上“中国巨石”几个大字在阳光的照射下格外耀眼。风电机组产生的绿电,一部分被输送到中国巨石淮安零碳智能制造基地,用于玻纤生产。由于全部采用绿电生产,实施绿色能源计划,运用低碳生产技术、零碳循环模式,基地拥有综合为零的碳排放表现。
从2022年7月签约,到今年5月一期投产,再到7月二期点火,中国巨石淮安零碳智能制造基地一路向前,见证了我市新材料产业发展壮大的良好态势,展示了先进制造业向绿色化转型的蓬勃生机。
绿色发展,是实现制造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我市在推进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一方面推进绿色产业发展壮大,一方面推进企业节能减排、资源循环利用,促进产业绿色低碳转型。
废酸处理一直是钢帘线行业的难题。“我们为每个分厂配备独立的酸再生中心,在行业内率先实现废酸循环再生零排放目标。”中天钢铁集团(淮安)新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军召自豪地说。
中天淮安超高强精品钢帘线项目建设期间,积极响应政府节能减排号召,配备蒸汽节能器、雨水收集系统等,并使用一级能效电机,能源消耗降低10%以上;采用国家重点推广的节能型绿色照明光源和智能照明控制系统,节电率50%以上;装配余热回收装置,降低生产热耗约40%。目前,该产品碳排放量远优于行业平均水平,综合能耗处于行业先进水平。
以“绿”为底,向“绿”而行。去年,我市新增国家级绿色工厂6家,数量苏北第一。今年以来,共培育市级绿色标杆企业102家,组织共创草坪、纽泰格、正大清江等17家企业申报国家级绿色工厂,55家企业申报省级绿色工厂。
立足当下,着眼未来,我市将把牢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强链补链延链,丰富产业应用场景,全力打造长三角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集聚区。
融媒体记者 刘权 陈帅
融媒体编辑 童淮玉
责任编辑 白留伟